程少为出诊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患者某,男,37岁。近2月因来工作不顺发生胃脘胀痛,伴嘈杂。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Hp(+)。刻下症见:时有胃脘胀满痛,伴嘈杂,嗳气时作,口不苦,舌红苔薄,脉弦。
中医诊断:胃痛;辨证为肝胃失和,气机不畅。治以理气和胃,定痛开郁。药方:苏叶10g,吴茱萸4g,黄连5g,青皮10g,焦白术10g,炒枳壳10g,炒白芍12g,黄芩10g,川朴花,延胡索10g,蒲公英30g,制香附10g,木香10g,甘草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嘈杂不复,胁偶胀。予丹栀逍遥散加减。药方:柴胡8g,当归15g,炒白芍15g,焦白术15g,茯苓15g,干姜10g,炙甘草10g,青皮10g,牡丹皮10g,黄连5g,焦山栀10g,郁金10g,淮小麦20g,大枣1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后诸症基本消失。
由于患者情志不舒导致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这是目前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并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胃脘疼痛作为主证的疾病往往为非特异性症状,提出中医治疗由情志诱发的胃脘不适以辨证为主,必须结合病人的生活史、工作经历,仔细询问现病史,从源头进行论治。
理气和胃是治疗情志不舒导致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关键。
二诊时,因患者已无明显胃脘不适症状,只需清肝理气,和胃健脾即可。
出处: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年1月第27卷第1期王灿晖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法验案两则。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