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真不是吓你!
据说第一批90后,胃已经垮了!
年的一份调查显示:
比较30年前的数据,近五年来19-35岁的年轻人胃癌发病率高了一倍。35岁以下年轻人患胃癌的比例占病患总数的6%-11%!
为什么胃癌越来越年轻化?
原因很简单,再强大的胃也抵不住年轻人的使劲折腾!
1、熬夜
“为了工作熬夜,为了追剧熬夜......”“再不熬夜我们就老了!”但熬夜,会影响胃肠道黏膜的修复,还会导致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出现紊乱,为癌症的发生创造条件。
2、精神压力大
“现在没点压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社畜”。但是,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的状态,容易导致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从而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出现胃痛、胃胀等症状,久而久之可能会变成胃癌。
3、老胃病
许多年轻人的胃可能本身就有慢性病,其中胃炎最为常见。从胃炎到胃癌,只需要4步,大概需要5-10年,甚至更短。
其他胃部疾病也有可能演变成胃癌,如:
4、干饭姿势不对
不吃早餐
晚上睡觉时,胃酸还在少量分泌,经过8小时的积攒,就足以对胃造成伤害。如果这时候再不吃早餐,把食物填进胃里,胃酸浓度就会再度上升,慢性胃炎、胃溃疡就容易找上门。
暴饮暴食or过度节食
暴饮暴食会导致胃超负荷工作,而过度节食会导致胃里没有食物。但不管啥情况胃酸都在不断分泌,导致胃黏膜水肿,严重时导致胃炎、胃溃疡,从而产生胃癌隐患。
爱吃宵夜
有些人不仅熬夜,还喜欢吃宵夜,食物留在胃里,会让胃液大量分泌,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等,严重的会导致胃癌。尤其是吃一些油炸、烧烤、煎制的食品,风险性更大!
除此之外,长期三餐不规律、重油重盐、吸烟喝酒都是癌症发生的风险因素。
5、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唯一可以在胃酸下存活的微生物种类,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1类致癌物。
它可以启动“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的过程。
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9%,也就说是,每5个人中就有3人中招。更可怕的是还具有传染性。
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1.首先得重视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万万不可马虎。年轻人尚需敬畏生命,尽量避免危害自身或他人健康的行为。
2.杜绝不良习惯
如上所述不良习惯都应该尽量避免。
3.趁早发现自己的“不适”
通常早期胃癌患者缺少典型症状,容易被按照胃炎和胃溃疡来治,造成误诊、误治。
4.做胃镜检查
早期胃癌的改变仅仅局限在黏膜层,表现为黏膜糜烂或小溃疡。黏膜层的这些改变,只有胃镜检查才能发现,胃镜检查可以仔细观察胃的黏膜改变并且可以进行活检。
注意,胃镜下活检是必需的,因为病理诊断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尤其是可疑胃部病变者,胃镜活检更是必需的。
而且,胃镜下还可对一些早期胃癌进行根治性治疗,把早期胃癌扼杀在摇篮里。
建议具有上述不适的人士尽快进行胃镜检查。复查间隔在个体之间有差异,需咨询医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做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不能替代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及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