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不知何时起,这些看似无关的城市因为胃癌高发而被联系到了一起。究其原因,根源就在于饮食。研究发现,这些地区虽然在烹饪上各具“地方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长时间食用腌制食品。如福建长乐人常吃腌鱼干、虾油,闽西流行吃酸腌菜等。
事实上,这些腌制食品中因为盐多,会直接损伤胃黏膜,而且其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在胃酸和细菌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胺,更易致癌。
一、饮食习惯及危害
福建人饮食习惯除了爱吃海鲜以外最大的特点就是酷爱吃虾油(广东称鱼露)、腌制海鲜(常见的有血蚶、蟹脚、小带鱼、辣螺肉,偶有小螃蟹和虾)。不少福建人的厨房里,不论是烹饪还是佐餐,都离不开虾油。吃锅边、太平燕、鱼丸,都要加虾油煮。拌面、拌空心菜,也要用虾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福建人十分爱吃腌制海鲜,各大餐馆里也都有这些特色菜。
鱼露是一种低值鱼虾或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利用鱼体所含的蛋白酶及其它酶,以及在多种微生物共同参与下,对原料鱼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进行发酵分解,酿制而成。大品牌商家出厂的鱼露还有所保障,但不良商家们制作鱼露的过程就没那么规范了,网友直呼:“知道鱼露怎么做的,你还敢吃吗?”
据统计福建的居民,每年每人都要吃鱼露多达10千克或更多。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凡是喜爱吃鱼露的地区,都为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道癌的高发区。有的专家研究后证明,细胞当中的鱼露含量为62.5微升/毫升浓度时即可引发染色体畸变。
鱼露诱变消化道癌变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鱼露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发酵霉变,滋生了白地霉、串珠镰孢霉、黄曲霉等多种真菌,可直接引发癌变;
二是鱼露食盐量在30%左右,加上长年食用,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被人体吸收,可引发食管及胃的上皮化生和变性而引发窟症的发生。
香港有一位生物化学家从鱼露中曾分离出亚硝胺成分,认为致癌物质可能是在用盐腌制晒干的过程当中或者之前产生的.因为当时小鱼小虾正处于蛋白质腐烂阶段中。
腌制海鲜:味道非常咸,长时间食用会直接破坏胃黏膜,损伤其保护作用,增加患胃癌的风险。海(水)产品营养价值高,因此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大肠杆菌普遍超标,生腌、生拌并不能祛除这些生物,这是造成肠道传染病的重要原因,而且,腌制食品里面的添加剂对身体也有害,腌制的海鲜如果时间过长,储存不当,还会产生致癌物质。
生食海鲜轻则上吐下泻,重则引起肠道传染病,例如霍乱,还有寄生虫病。有的人认为生吃腌制海鲜时多喝些酒就安全了,其实一般饮用酒的酒精浓度都不高,根本不足以杀死寄生虫。另外,有的人认为蒜末、生姜、醋、盐等辅料能将细菌消灭,其实不然,根据市疾控中心之前做的实验证明,这些辅料根本就没有迅速杀灭弧菌的作用。长期食用腌制海鲜会引发一系列的肠胃疾病!
二、胃癌呈家族性高发
1、幽门螺旋杆菌
这种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一级癌源的菌,在福建的检出率达60%。幽门螺杆菌侵犯人体后易导致胃粘膜的糜烂,形成胃溃疡,在胃溃疡、长期慢性胃炎病人和长期不愈的胃溃疡患者中就有一些可转成缩性胃炎,最后发展成胃癌。
由于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腔传染,加上许多家庭在就餐时都没有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的习惯,这导致了幽门螺杆菌在家族中相互传染,这也是胃癌呈家族性高发的一个原因。
2、染色体畸变遗传给后代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如果家族中有人患上胃癌,其他家族成员发病率也将高于普通人群2—4倍。一些已经移居美国后的二三代福州人群中,胃癌的比例一直偏高。专家表示,癌症的家族遗传现象可能由染色体畸变引起,这种染色体畸变可遗传给后代,但这种遗传并不是直接的癌症遗传,而是个体易发生癌症的倾向。
三、七招预防胃癌
1、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
2、鱼露、腌制海鲜、腌菜、干咸鱼、熏制鱼、咸肉等不宜多食,应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及蛋白类食物。
3、吃饭不宜太快,以免增加胃的负担,造成胃部肌肉疲劳,胃动力下降。
4、定时进餐,睡前不宜饱餐,慢性胃溃疡患者应少食多餐,改变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良习惯。
5、隔夜菜需覆盖保鲜膜或存入食品盒内保存,防止冰箱内的细菌污染食品,剩菜最好不要反复熏蒸。
6、细嚼慢咽,避免过于粗糙的食物直接磨损胃黏膜。
7、胃镜检查,以下人群更是要注意定期检查:40岁以上有消化道疾病的;有肠胃类癌症家族史或者癌前疾病的(如萎缩性胃炎);长期有肠胃不舒服或者饮食结构不平衡的上班族。
(综合东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