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之食管癌
一、A1
1、
C
食管癌早期的治疗应该是应该采用手术、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中晚期就要采用中医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方法。食管癌患者一经确诊,身体条件允许即应采取手术治疗。根据病情可分姑息手术和根治手术两种。姑息手术主要对晚期不能根治或放疗后的病人,为解决进食困难而采用食管胃转流术、胃造瘘术、食管腔内置管术等。根治性手术根据病变部位和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切除食管大部分,食管切除范围至少应距肿瘤5cm以上。下段癌肿手术切除率在90%,中段癌在50%,上段癌手术切除率平均在56.3%~92.9%。手术的禁忌症为①临床X线等检查证实食管病变广泛并累及邻近器官,如气管、肺、纵隔、主动脉等。②有严重心肺或肝肾功能不全或恶病质不能耐受手术者。
2、
D
食道癌病人接受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控制病情,延长病人生存时间,食管癌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食道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早期食道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术后辅以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等可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3、
C
咽神经若受累,将出现恶心、呕吐,食管癌累及喉返神经时,出现声嘶。出现食管气管瘘或高梗阻致食物反流入呼吸道,可引起进食呛咳及肺部感染。穿透大血管可出现致死性大呕血。
4、
B
食管癌患者出现持续背痛,说明已侵及食管外组织,为晚期症状。
5、
C
C选项为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6、
A
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
7、
D
隐伏型:食管粘膜仅有轻度充血或粘膜粗糙,肉眼不易辨认只能用脱落细胞学和组织切片作为诊断依据,多为原位癌,为食管癌的最早期。
8、
E
食道癌晚期的食管壁内扩散:食道癌旁上皮的底层细胞癌变或成原位癌,是癌瘤的表面扩散方式之一。癌细胞常常没有食管固有膜功粘膜下层的淋巴管浸润。
二、A2
1、
D
患者肿瘤位于中段,属于中段食管癌,食道癌有手术,化疗,放疗,姑息治疗等,对于化疗食道癌效果欠佳,激光疗法,胃造瘘术均属于晚期不能手术的姑息治疗,放疗在上段食道癌效果不亚于手术,对中下段食道癌手术优于放疗,对于癌症患者在有手术机会的情况下,优先手术减轻瘤负荷,因此答案选D。
2、
E
胃造瘘术适应症1.食管癌不能手术切除者,可作为一种减轻症状的手术。估计生存期长于3个月者,可行永久性胃造瘘术;生存期短于3个月者,则行暂时性胃造瘘术。2.食管良性狭窄病人,可行暂时性胃造瘘术作为准备手术,以利后来的彻底手术或扩张治疗。3.某些特殊的腹部大手术病人,术后作暂时性胃造瘘术,早期用以减压,以后可用以喂饲,帮助病人康复。
3、
D
食管癌对化癌疗效果不好(对抗肿瘤药物不敏感),放疗有一定效果。题中患者年龄70岁,心肺功能不好,不能耐受手术。因此选择放疗。
4、
D
这题的考点是早期食管癌的钡餐表现,主要是粘膜变硬,活动度差等,这些在食管镜下可能观察不出来。食管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食管及贲门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为研究早期食道癌提供可靠资料,结合细胞学和食管内镜检查,可以提高食道癌诊断的准确性。食道癌X线钡餐检查不但要确定病灶部位、长度及梗阻程度,还需判断食管病灶有无外侵及外侵范围。带网气囊食管脱落细胞检查主要用于大规模的临床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不作为详细的精确检查,A比较有痛苦,有可能患者不接受,可以使用食道癌X线钡餐检查不但要确定病灶部位、长度及梗阻程度,还需判断食管病灶有无外侵及外侵范围。
5、
E
本例老年男性,进行性吞咽困难,应该高度怀疑食管癌,且有消瘦等表现,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可见食管粘膜纹中断,紊乱,管腔不同程度的狭窄,充盈缺损、龛影、管壁扩张受限、僵直等。早期病变可无阳性发现。食管良性肿瘤:主要为食管平滑肌瘤,病程较长,咽下困难多为间歇性。X线钡餐检查可显示食管有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的充盈缺损,边缘整齐,周围粘膜纹正常。
6、
C
◆食管良性肿瘤:诊断主要靠X线食管钡餐造影和纤维食管镜检查。钡餐造影可见半球形或新月形充盈缺损,管壁柔软,肿瘤处粘膜皱襞可以增宽或消失,但无中断。◆食管癌:早期表现为局限性食管粘膜增粗、中断,小的充盈缺损及浅在龛影。中晚期表现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或龛影,病变段食管僵硬、成角及食管轴移位。肿瘤巨大时可见软组织影,严重狭窄时近端食管可扩张。
7、
A
患者有喜欢饮热开水及热粥的生活史,同时食管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进食困难,同时钡餐检查发现有狭窄和粘膜的断裂,食管癌的可能性很大。
三、A3/A4
1、
1、
A
食管X线钡餐透视显示:食管中段粘膜破坏,充盈缺损,管腔狭窄已经提示食道癌,主要通过食管镜取得病理活检,明确诊断而食管拉网主要用于临床筛查,CT只能提供影像学上的间接诊断依据,不能提供病理上的确诊依据
2、
D
单纯的迷走神经损伤少见,常与舌咽神经同时发生损害。一侧舌咽、迷走神经或其神经核损害时,可出现同侧软腭麻痹,咽反射消失,呛咳及声音嘶哑等。双侧损害时,病人进食、吞咽、发音均有严重障碍,严重时甚至不能发音、吞咽和唾液外流等,称真性延髓性麻痹。
3、
B
食管癌转移途径(1)直接扩散:癌肿最先向黏膜下层扩散,继而向上、下及全层浸润,很易穿过疏松的外膜侵入邻近器官。(2)经淋巴途径:首先进入黏膜下淋巴管,通过肌层到达与肿瘤部位相应区域的淋巴结。颈段癌可转移至喉后、颈深和锁骨上淋巴结;胸段癌转移至食管旁淋巴结后,可向上转移至胸顶纵隔淋巴结,向下累及贲门周围的膈下及胃周淋巴结,或沿着气管、支气管至气管分叉淋巴结及肺门淋巴结。中、下段癌亦可向远处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腹主动脉旁和腹腔淋巴结。均属晚期。(3)血行转移:发生较晚,可以转移到肝、肺、骨、肾、肾上腺、脑。
四、B
1、
1、
B
临床上食管癌可分为四型:①髓质型:管壁明显增厚并向腔内外扩展,使癌瘤的上下端边缘呈坡状隆起。多数累及食管周径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切面呈灰白色,为均匀致密的实体肿块。②蕈伞型:瘤体呈卵圆形扁平肿块状,向腔内呈蘑菇样突起,故名蕈伞。隆起的边缘与其周围的粘膜境界清楚,瘤体表面多有浅表溃疡,其底部凹凸不平。③溃疡型:瘤体的粘膜面呈深陷而边缘清楚的溃疡。溃疡的大小和外形不一,深入肌层,阻塞程度较轻。④缩窄型(即硬化型):瘤体形成明显的环行狭窄,累及食管全部周径,较早出现阻塞。
2、
C
(一)组织学特征:食管癌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基底细胞,绝大多数是鳞状上皮癌(95%),腺癌起源于食管者甚为少见,多位于食管末端。贲门癌多为腺癌,也可延伸侵入食管。(二)临床病理分型1.早期大体病理分型:(1)隐伏型:食管粘膜仅有轻度充血或粘膜粗糙,肉眼不易辨认只能用脱落细胞学和组织切片作为诊断依据,全部为原位癌,为食管癌的最早期。(2)糜烂型:粘膜表面有非常浅的糜烂,形状大小不一,边界分界清楚,状如地图。癌组织分化较差,原位癌与早期侵润各占一半,比第一型发展的晚。(3)斑块型:表面粘膜稍隆起,高低不平,皱褶消失,似皮癣样,病变范围大小不一,比前型发展的更晚,大约原位癌占1/3,早期侵润癌占2/3。(4)乳头型:肿瘤形成明显的硬结,有的如乳头,有的象带短蒂的息肉形,向腔内突出,癌细胞分化较好,绝大多数是早期侵润癌,是早期癌最晚的类型。2.中晚期大体病理分型:根据X线检查与病理大体所见,将食管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髓质型:最为常见,约占60%,肿瘤常累及食管全层,并围绕管腔向腔内外生长,形成较大而不规则之管状肿块。(2)蕈伞型:约占15%,肿瘤向粘膜表面生长,形成扁平肿块,累及食管周径的一部分,多向管腔内突出如蕈菇状,边界清楚。(3)溃疡型:约占15%,肿瘤形成凹陷的溃疡,侵蚀部分食管壁,一般不产生管腔严重堵塞。(4)缩窄型:约占10%,癌肿形成环形或短管形狭窄,狭窄上方食管扩张。(5)腔内型:较为少见,约占3%,癌肿呈息肉样向食管管腔内突出,有蒂与食管壁相连,表面有糜烂、溃疡、可侵入肌层。
消化系统之急性胃炎
一、A1
1、
D
急性糜烂性胃炎确诊依赖急诊胃镜检查。内镜可见以弥漫分布的多发性糜烂、出血和浅表性溃疡为特征的胃黏膜病变。故选D。
2、
E
根据急性胃炎的诱因,临床表现,一般可做出临床诊断,但是要确诊行急诊胃镜检查,一般应在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可见以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黏膜水肿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损害。
3、
C
由药物和应激引起的急性胃炎,多数可出现内镜下急性糜烂出血性的表现。严重者发生急性溃疡并大量出血。烧伤所致者称Curling溃疡,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者称Cushing溃疡,主要表现为呕血或黑便。
4、
E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或)黑便,出血量一般不大,常呈间歇性,可自止。
5、
A
急性胃炎可引起明显的恶心、呕吐,同时有上腹痛或不适,呕吐后腹痛可缓解。如同时有腹泻则称为急性胃肠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多以突然发生呕血和(或)黑粪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而就诊。黄疸与本病无明确相关。
6、
E
胃炎无需进行胃部切除手术。
7、
E
应激性出血性胃炎一般情况下多选用抑制胃酸分泌或者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
8、
C
应激性胃炎主要是因为粘膜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只有在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内镜治疗,一般情况下多选用抑制胃酸分泌或者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
9、
E
应激状态时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胃血流量减少,不能清除逆向弥散的H+;缺氧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液分泌不足,HCO3-分泌也减少;应激状态时胃肠运动迟缓,幽门功能失调,造成胆汁反流,胆盐进一步损伤缺血的胃黏膜上皮,使胃黏膜屏障遭受破坏,最终导致黏膜发生糜烂与出血。病变多见于胃底及胃体部,有时累及胃窦,胃黏膜呈多发性糜烂,伴有点片状出血,有时见浅小溃疡,覆以白苔或黄苔。组织学检查见糜烂处表层上皮细胞有灶性脱落,腺体因水肿、出血而扭曲,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10、
C
急性应激引起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应激状态下胃粘膜微循环不能正常运行而造成粘膜缺血、缺氧是发病的重要环节。
11、
C
NSAID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作用而抑制胃粘膜生理性前列腺素的产生。
12、
D
脑外伤时,机体在严重外伤的情况下会产生应激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包括:1、外源性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损伤胃的粘膜屏障,导致粘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氢离子回渗入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可使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减少、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而导致本病。2、内源性因素包括严重感染、严重创伤、颅内高压、严重灼伤、大手术、休克、过度紧张劳累等。在应激状态下,可兴奋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前者使胃粘膜血管痉挛收缩,血流量减少,后者则使粘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促使粘膜缺血缺氧加重、导致胃粘膜上皮损害,发生糜烂和出血。
二、A2
1、
D
饮酒是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常见病因,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
2、
D
颅内病变等应激可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严重可形成急性溃疡并形成大出血。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