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激性黏膜病变防治普外共识发布

时间:2017-3-28 19:03:45 来源:糜烂性胃炎

应激性黏膜病变(stressrelatedmucosaldisease,SRMD)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复杂手术、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等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穿孔使病人全身情况进一步恶化。为进一步规范SRMD的预防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特别组织国内部分普通外科知名专家撰写本共识,供临床参考。

来源:医脉通临床指南

 

  应激性黏膜病变(stressrelatedmucosaldisease,SRMD)又称应激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急性出血性胃炎等,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复杂手术、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等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穿孔使病人全身情况进一步恶化。一般认为,原发病越重,SRMD的发生率越高,且程度越重。

  年,国内部分普通外科专家曾撰写相关专家共识,对帮助临床外科医生认识和正确处理SRMD起到良好作用。近年来,随着损伤控制、快速康复等理念的临床应用,以及微创技术和药物治疗的发展,对SRMD的防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为进一步规范SRMD的预防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特别组织国内部分普通外科知名专家撰写本共识,供临床参考。

  指南指出,近年来我国SRMD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是出血病人的病死率仍接近50%。预防和治疗SRMD将有助于提高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呼吸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是SRMD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镜检查是确诊SRMD的主要方法,若存在SRMD的高危因素,在原发病或相关危险因素出现的2周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为隐性或显性出血)者,应高度怀疑SRMD。

  指南谈到,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增加胃肠道黏膜血流量,为胃肠道黏膜提供能量和代谢底物,促进黏液和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素E的释放,是预防SRMD的有效措施之一。药物预防的目标是控制胃内pH≥4。另外,一旦发生SRMD出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立即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出血:(1)输血、补液,维持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2)迅速提高胃内pH(pH≥6),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防止血栓溶解;(3)推荐使用PPI针剂(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首剂80mg静脉推注,以后8mg/h维持;(4)视情况可联合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止血药物;(5)如病情许可,应立即行内镜检查并可施行内镜下止血治疗;(6)非手术治疗不能有效控制出血者,可考虑行介入或手术治疗;(7)在出血停止后,建议继续应用抑酸药物和黏膜保护剂。急性期采用静脉用药,待病情稳定后转为口服用药,直至病变愈合,推荐使用PPI类药物,疗程为3——4周。









































治白癜风西宁哪家医院好
西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kem.com/zysx/5531.html
热点排行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表现: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性点状或阿弗他溃疡。慢性非糜……【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表现: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性点状或阿弗他溃……【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表现: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性点状或阿弗他溃……【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