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纠结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

时间:2017-5-31 10:04:52 来源:糜烂性胃炎

作者:首都医院刘凤奎、西城区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卫莉、李鹏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通过检测人体循环血液和各种代谢产物中的生物标志物,用此判断他们的病情和机体状态,特别是通过监测具有患者疾病特征的生物标志物,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开展的健康体检,其中就会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对普通大众来说,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普遍会感到很紧张;而对于医生来说,这些患者是否都要进一步检查或者一查到底,也很纠结。

部分恶性肿瘤其标志物表现阴性

日本学者曾报道例单发性肝癌追踪调查统计结果,AFP浓度超过21μg/L的阳性病例为例,占62.5%。也就是说,约1/3的肝癌患者AFP检测结果为阴性。换言之,恶性肿瘤标志物不高的患者,并不能完全排除恶性肿瘤。

非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也可能升高

恶性肿瘤标志物在生理情况、非恶性肿瘤、良性疾病也可升高,甚至某些药物也使恶性肿瘤标志物升高。对于出现异常者,是否做进一步检查、检查到何种程度,是临床医生遇到的新问题。很多良性疾病例如器官衰竭、肺间质纤维化均可出现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升高,进一步的定位诊断可能一无所获,造成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停止检查则有恶性肿瘤漏诊而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的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以下列举的5个案例是在检查时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经多方排查,最后除外了恶性肿瘤,均为良性疾病。

01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反酸、烧心。年1月查糖类抗原72-4(CA72-4)为.9U/ml(正常参考值0~10U/ml)。1个月后复查为52.18U/ml;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结肠镜未见异常。年2月复查CA72-4为21.66U/ml;胃镜示浅表胃炎;结肠镜、B超未见明显异常。

02

患者男性,75岁。年9月体检发现CEA为7.0μg/L。经过多方检查,包括腹部CT、胃镜、全消化道造影、其他肿瘤标志物均正常,不吸烟;腹部B超发现有胆囊结石。此后每年复查2次CEA,均在7.0μg/L以上,最高达10.34μg/L。6年来该患者生活正常,未发现肿瘤迹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正常值参考范围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4.0μg/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0.8μg/L,FPSA/TPSA>0.25。

03

患者男性,75岁。主诉排尿不畅2年。年7月及9月体检TPSA分别为4.7μg/L、8.2μg/L,FPAS/TPSA均为0.19。此后几年每年复查4次,PSA为4.0~6.4μg/L,FPSA/TPSA为0.11~0.22。B超示前列腺增大,约为5.6cm×5.9cm×4.6cm,实质回声不均匀,部分向膀胱凸出,可见少量结节,结节最大直径为2.3cm。CT:前列腺可见多发结节样强化灶,大者约为1.1cm。前列腺穿刺活检(24针)病理:良性增生。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

04

患者男性,70岁。年查CA19-9>U/ml(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正常值参考范围为<37U/ml),5天后复查CA19-9仍>U/ml。临床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总管结石。年复查CA19-.75U/ml,5天后复查CA19-.68U/ml。临床诊断: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肺部感染。

05

患者女性,57岁。因胸、腹水住院。查糖类抗原(CA).3U/ml(正常值参考范围<35U/ml),胸水CA>U/ml,经多项检查未发现恶性肿瘤。经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因银屑病服用“复方乌龙散”3年,停用复方乌龙散1个月余后,患者胸、腹水消失,复查CA正常;1年后复诊亦正常。复方乌龙散由小花白蛇、壁虎等14味中药组成,可能小花白蛇、壁虎等异常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宿主免疫系统而引起变态反感,从而引起积液。

(本文作者:首都医院刘凤奎、西城区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卫莉、李鹏;选自《全科医学周刊》.8.18)









































白颠风初期的图片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kem.com/zysx/6112.html
热点排行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表现: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性点状或阿弗他溃疡。慢性非糜……【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表现: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性点状或阿弗他溃……【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表现: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性点状或阿弗他溃……【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